主页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> 医用离心机校准步骤

医用离心机校准步骤

日期:2024-12-20 16:50 | 人气:131

医用离心机校准是确保其性能准确可靠,从而保障医疗检验等工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,以下是其校准的具体内容:


一、校准前准备

- 环境要求:校准环境的温度、湿度、气压、电磁干扰和振动等都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,一般温度需控制在20℃-25℃,湿度在40%-60%,气压在760mmHg-1060mmHg之间,电磁干扰控制在10V/m以内,振动控制在0.5mm/s以内,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.

- 仪器检查:对离心机进行外观检查,查看离心机表面是否有划痕、变形、腐蚀等情况;检查离心机的控制按钮、显示屏、转子、转轴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、安装牢固且无磨损、锈蚀等问题;确保离心机的安全防护装置,如安全罩、安全锁、紧急停止按钮、报警装置等齐全有效.

- 工具和材料准备:准备校准所需的标准砝码、非接触式转速表、测温仪、秒表等工具。非接触式转速表测量范围一般为(100-30000)r/min,准确等级0.1级;测温仪测量范围(0-50)℃,最大允许误差±0.5℃;秒表分辨力1s,最大允许误差±0.5s/d.

二、校准项目及步骤

- 外观检查:查看离心机铭牌上的名称、型号、出厂编号、制造厂家、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清晰完整;检查离心机表面是否整洁、平整,无明显划痕、毛刺及凹凸不平;确保离心机控制按钮、旋钮或按键等灵敏、可操控,转子组件安装牢固,无腐蚀斑点、凹槽和细小裂纹.

- 转速校准:根据离心机的实际使用范围,确定不少于三个校准点,一般包括最高和最低转速。使用相配套的转子和离心管,在满载条件下分别调整到相应的转速,待转速稳定5min后用转速表测量离心机的实际转速,共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,计算转速相对偏差,一般要求转速相对偏差在±5%以内.

- 转速稳定度校准:确认离心机使用的是相匹配的转子和离心管并且均在使用寿命之内,在满载条件下,将离心机调至最高转速,当转速达到设定校准点且运行平稳后,用转速表每隔5min测量一次转速,共测量5次,计算转速稳定度,其应不超过±1.0%.

- 定时相对误差校准:在空载条件下,选择设定值为5min和60min或最大时间处,用秒表测量离心机的实际运行时间,计算测量值与设定值的相对偏差,数字定时装置相对偏差应在±1%以内,机械定时装置相对偏差应在±5%以内.

- 温度校准(针对冷冻离心机) :

    - 制冷效果检查:确认离心机使用的是配套转子和离心管且均在使用寿命之内,在满载条件下,将离心机调至最高转速后,将测温仪探头放置于离心机冷冻腔底部中心位置并防止与转子接触。在环境温度正常工作条件下,离心机不预冷时,在最高转速和对应最大载荷下,离心腔最低温度应能达到4℃。

    - 制冷时间测量:启动离心机及制冷系统,同时用秒表计时,测量离心腔内温度降到4℃时所需要的时间,此时间应不大于20min。

    - 温度偏差测量:设置温度分别为5℃,10℃,15℃,当温度显示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开始读取测温仪示值,每隔5min读数一次,每档读数5次,计算温度偏差,其应不超过±2℃ 。



1JJF 2004-2022其他计量技术规范医用离心机校准规范现行2022-12-072023-06-07


三、校准结果处理与报告

- 数据分析与记录:对校准过程中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,如计算平均值、标准偏差等,并详细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,包括温度、转速、时间等.

- 校准结果判定:将校准结果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、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指标、同类型设备的校准结果以及历史数据等进行比较,判断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,评估离心机的性能是否满足校准要求.

- 报告编制与存档:根据校准数据和分析结果,编写校准报告,报告内容应包括校准结果、校准方法、校准人员等信息,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,包括封面、目录、正文、附录等部分,并将校准报告存档,便于日后查询和追溯.


医用离心机是利用旋转运动的离心力以及浮力密度的差异进行分离、浓缩和提纯生物样品中各成分的设备。它通常由转动装置、速度控制系统、离心室、离心转盘及底座等组成,广泛应用于医学、生物学和药理学等相关实验室和血站、体检中心、医院等医疗机构中。

医用离心机种类较多,有很多种分类方法:按结构可以分为台式医用离心机和立式医用离心机(也称落地式医用离心机);按有无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冷冻医用离心机(也称低温医用离心机)和常温医用离心机:按离心方法可以分为制备型医用离心机和分析型医用离心机;按速度可以分为低速医用离心机、高速医用离心机和超速医用离心机。




文章标签:

离心机 医用离心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