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> 计量校准> 实验室仪器校准 理化仪器计量校准机构

实验室仪器校准 理化仪器计量校准机构

日期:2022-03-24 11:54 | 人气:7450

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校准检定


1、能力介绍
       配备了酸度计校准装置、液相色谱仪校准装置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装置、大气采样器校准装置、总磷总氮校准装置、标准滤光片、阿贝折射仪标准块、标准烟度卡、标准流量校准仪、标准旋光管、标准元素灯、运动粘度测定仪、标准金属块、分析仪器类校准用标准物质、各类标准气体等检测设备及标准物质。可开展酸度计、电导率仪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、阿贝折射仪、酶标分析仪、旋光仪、采样器、X射线荧光光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液相色谱仪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、发射光谱仪、黏度计、崩解时限仪、烟度计、水质分析仪、气体分析仪及石油产品检测设备等项目的校准。


2、可提供的计量校准服务

  

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序号测量仪器名称
1气相色谱仪43化学需氧量(COD)测定仪85水质综合分析仪
2液相色谱仪44阿贝折射仪86浊度计
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5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87溶解氧测定仪
4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46余氯测定仪88臭氧气体分析仪
5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47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89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
6尘埃粒子计数器48火焰光度计90电导率仪
7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49水中油分浓度分析仪91直读光谱仪
8在线pH计50离子色谱仪92在线酸度计
9快速农残测试仪51X射线荧光光谱仪93原子荧光光度计
10氨气检测仪52紫外、可见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94 大气采样器
11总有机碳分析仪53烟尘采样器95粉尘采样器
12自动电位滴定仪54手持糖量计96激光粒度分析仪
13激光粒度分析仪55硫化氢气体检测仪97氮元素分析仪
14硅酸根分析仪56烟气分析仪9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
15ICP光谱仪57原子荧光光度计99光电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水质分析仪
16浊度计58总磷总氮水质在线分析仪100电解质分析仪
17定碳定硫分析仪59氨氮分析仪101尿液分析仪
18卡氏水分仪60氨基酸分析仪102冰点测定仪
19离子色谱仪61毛细管电泳仪103数显折射仪及数显含量计
20流出杯式粘度计62化学需氧量(COD)在线自动监测仪104木材水分测试仪
2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(废气分析仪)63水中油分浓度分析仪105血液黏度计
22旋转黏度计64火焰光度计106抗生素效价测定仪
23电导率仪65测汞仪107工业分析仪
24紫外、可见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66水质综合分析仪108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
25酸度计67硝酸盐氮自动监测仪109水分活度测定仪
26旋光仪及旋光糖量计68磷酸根分析仪110水质硬度仪
27自动电位滴定仪69硅酸根分析仪111微粒检测仪
28发射光谱仪70纯水机11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光离子化检测仪
29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71卡尔·费休容量法微量水分测定仪113氧化锆氧分析器
30酶标分析仪72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114顺磁式氧分析器
31离子计73运动黏度测定器115微量氧分析仪
32盐度计74重金属水质在线分析仪116一氧化碳/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
33溶解氧测定仪75凝胶色谱仪117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分析仪
34在线覆膜电极溶解氧测定仪76生物化学需氧量(BOD5)测定仪118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
35透射式烟度计77蒸汽压渗透仪119热导式氢分析器
36浮游菌采样器78pH计检定仪120甲醛气体检测仪
37煤中全硫测定仪79恩氏粘度计121电化学氧测定仪
38烟气分析仪80流动分析仪122硫化氢气体检测仪
39开口/闭口闪点测定仪81余氯分析仪123六氟化硫检测报警仪
40薄层色谱扫描仪82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124蒸汽压测定仪
41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83铂钴色度测定仪125苯胺点测定仪
42生化分析仪84溴价溴指数测定仪126元素分析仪


实验室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是确保设备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合规性。以下是实验室设备检定与校准的详细说明,涵盖定义、区别、流程及管理要求:


一、检定与校准的定义

  1. 检定(Verification)

    • 定义: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,通过法定计量机构对设备的计量性能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,判断是否符合法定要求,并出具《检定证书》或《检定结果通知书》。

    • 法律效力:具有法律约束力,适用于强制检定目录内的设备(如压力表、天平、分光光度计等)。

    • 结果判定:明确给出“合格”或“不合格”结论,不合格设备需停用或维修。

  2. 校准(Calibration)

    • 定义:在非强制情况下,通过第三方机构或实验室内部,按照校准规范确定设备的示值误差,并出具《校准证书》。

    • 法律效力:属于技术活动,结果仅提供数据,不判定合格与否,需用户自行确认是否满足使用需求。

    • 应用场景:适用于非强制检定设备或科研场景(如pH计、温湿度传感器等)。


二、检定与校准的核心区别

项目检定校准
法律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ISO/IEC 17025、CNAS-CL01
执行机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(如省、市计量院)第三方校准机构或实验室内部
结果判定明确合格/不合格仅提供数据,不判定
周期要求固定周期(如1年)根据使用频率或风险自定
适用范围强制检定目录内的设备非强制检定设备或科研仪器

三、实验室设备检定/校准流程

1. 检定流程

  1. 设备分类:确认设备是否属于《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》(如天平、压力表等)。

  2. 申请送检:联系当地法定计量机构(如省/市计量院),提交检定申请。

  3. 现场/送样检定:部分设备需现场检定(如大型仪器),小型设备可送样。

  4. 获取证书:合格设备获《检定证书》,不合格则需维修或报废。

  5. 标签管理:张贴“合格”标识并记录检定日期及有效期。

2. 校准流程

  1. 制定计划:根据设备风险等级(如关键/非关键)确定校准周期(如每6个月或1年)。

  2. 选择机构:优先选择通过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(确保国际互认)。

  3. 校准实施

    • 参数选择:校准关键参数(如天平的量程、灵敏度)。

    • 环境控制:确保校准环境符合要求(如温度20±2℃,湿度≤60%)。

  4. 结果确认

    • 根据校准数据判断设备是否满足 最大允许误差(MPE)

    • 若超差,需调整、维修或限制使用范围。

  5. 记录存档:保存校准证书及确认记录,供内审或外部评审查验。


四、实验室设备管理要求

  1. 分类管理

    • A类设备(强检或高风险):必须检定,如分光光度计、气相色谱仪。

    • B类设备(非强检但影响数据):定期校准,如移液器、pH计。

    • C类设备(辅助工具):功能性检查即可,如磁力搅拌器、离心机。

  2. 周期制定原则

    示例:

    • 电子天平:检定周期1年,高频使用可缩短至6个月。

    • 恒温箱:温度校准每1年,湿度校准每2年。

    • 参考设备稳定性、使用频率、环境条件等。

  3. 不合格处理

    • 贴“停用”标签,隔离存放。

    • 评估对历史数据的影响,必要时追溯重测。


五、常见问题与误区

  1. 误区1:校准可以替代检定。

    • 纠正:强制检定设备必须由法定机构检定,校准仅适用于非强制场景。

  2. 误区2:校准证书无需确认。

    • 纠正:实验室需根据校准结果判断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用途(如误差≤5%)。

  3. 常见问题:如何选择检定或校准?

     判断依据

    • 是否在《强制检定目录》内?

    • 是否涉及贸易结算、安全防护等法定领域?


六、法规与标准

  1. 国内法规

    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

    • JJG(国家计量检定规程)

  2. 国际标准

    • ISO/IEC 17025:2017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》

    • CNAS-CL01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》


七、总结

  • 检定是法律强制的“全面体检”,校准是技术性的“精准调校”。

  • 实验室需建立设备台账,明确分类、周期及责任部门,定期审核校准/检定计划的符合性。

  • 选择有资质的机构(如CNAS认可)可确保校准结果的国际互认,支持实验室通过CMA、CNAS认证。

提示:对于新购设备,建议首次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,避免因运输或安装导致偏差。